二爷说音频 篇四十七:总有个声音让你觉得温暖 ---- 索尼 Discman D99 评测赏析

作者:leftsky

前言

还有一个多月就是索尼Discman D-99 发售三十年的日子了。

1990 年的 4 月 1 日,作为 D-90 后续机型的 D-99 正式发布,这是索尼第一款使用 1bit 的 DAC 的 discman 机型,也是第一款带有线控耳机的 discman,尽管在 discman 的历史中,D-99 这个型号的排名并不很靠前,但是两项第一的名头还是落在它的身上,收藏价值可见一斑。

发售于 1989 年的 D90 还是 16bit 解码,D99 更改为 1Bit 解码,两者的外观区别只在耳机口,其余的包括上盖都是通用的,我手上还有另一台 D90,上盖被上家换成了 D99 的上盖,第一眼还被蒙蔽过去了。

虽然是顶着两个第一的光环,D99 在 discman 系列中,依然是属于中端的级别,但是它的音质依旧可圈可点,现在,我们来一步步走进这台已经三十年高龄的机器,深入了解下它的风雨岁月。

外观展示

D99 延续了上世纪初 discman 的外观,小方砖的立体感很强,全金属的机身,液晶显示屏侧置,金属上盖上的 ibit 金属标盖预示着它的不凡。

当年的发售价格为 32800 日元,在当时约合人民币 4000 元,北京那一年的房价我记得还不到 2000 一平。

第一款采用线控耳机的 discman,这是索尼最早的线控耳机接口,位于 D99 的机身右侧。

三档音效调节,位于机身的左侧,旁边的 remote 口并非音频输出接口,我记得,这个口可以接出一个无线遥控器,但是现在很难买到了。

线路输出位于机身尾部,同时还有电源接口,采用的是较为少见的 9V 电压,外正内负,和常规有所区别。

液晶显示屏位于机身正面的侧面,除播放停止选曲按键位于顶部外,其余功能键均在机身的侧面。

CD 的上碟方式采用的是压盘式结构,取放碟片比较方便。

电池仓采用专用的锂电池,也可以使用两支 5 号电池搭配专用电池架,现在,原厂的电池已经找不到了,即使有存世的,也已经报废了,动手能力强的可以自己改锂电池在电池仓内。

D99 整体参数

听感

索尼 discman D99 搭载了一枚 kss 220 的激光头,这枚光头也用在 D33 和 D34 上,算是比较常见的光头,后期维护起来配件也相对好找,三十年的老机器了,要想更长久存活下去,备光头,换电容,常听常通电是必要的。保养得好的话,也许它还能有几十年的寿命。

作为 discman 的第一款 1bit 解码的机器,D99 的声音回归到了一个温暖的境地,声音听起来很有黑胶的味道,但是也有这个世纪闪存播放器的干净透明,整体底噪偏薄,既有模拟味,又有淡淡的数码味。

回归到本质,说说播放 CD,这台机器比较适合的还是古典乐团的曲目,多乐器的协奏通过 D99 输出到耳朵,仿佛回到 18 世纪的歌剧院,稳重庄严,声潮澎湃。

当然,古典一类的听众还是少数,现代流行乐的 CD 能不能听呢?个人认为,民谣是比较合适这台机器的,摇滚和说唱相对来说,后期的超薄机更为适合,当然,要用 D99 听也能出好声,只是总感觉不是那个味道,好比一个四川人在东北吃火锅,总觉得不够味。

耳机推力上来说,相对于之前的 discman,推力上有所渐少,这种减少是从 D90 就开始的,D99 不过是延续,但是,也仅仅是对 32 欧的大耳机推力略微不足,目前市面上的耳机基本上都能应对,如果要搭配更大功率的耳机,配上耳放效果会更好。

后记

转眼三十年,这个 man 越走越远,再也没回来

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(www.smzdm.com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