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月 13 日,心动发布公告,称自己正式代理发行汉家松鼠的《部落与弯刀》。


心动凭什么能代理它?心动又为什么要代理它?仔细剖析了心动相关业务,我发现行业可能低估了心动的野心。
《部落与弯刀》意味着什么?
想理解心动代理《部落与弯刀》的价值,要先说说这款游戏。
葡萄君之前也有过详细报道。简单来说,它是一款西域沙漠题材,主打开放世界,兼有动作、策略、模拟经营、养成等元素的沙盒 RPG。





第一,它刚刚 EA,还没做过特别大规模的营销推广。汉家松鼠称,他们会在之后的一年不断修复 bug,添加新的内容和玩法,优化细节。再考虑到 Mod 也需要时间慢慢积累,在正式上线时,它还可能迎来又一轮爆发。
第二,它的题材适合出海,但还没有英文版本。据官方透露,他们国内销量占了近 90%。很多海外玩家都在高呼 "We need English",外媒也上也不乏相关报道。这说明它在海外还有很大的潜力。


心动的单机发行布局
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心动的单机发行业务。
如果只看数据,单机发行业务只是心动的点缀。据招股书显示,2018 年心动的总收入接近 19 亿,而付费游戏的收入还不到 4400 万。

一些发行可能觉得意义不大,但我们需要为 TapTap 提供内容,而且这能增进和开发者的关系,对整个行业也有意义。既然它在赚钱,那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,对我们来说这有协同效应。
换言之,这门似乎 " 赔本赚吆喝 " 的生意并不赔本。
虽然营收不高,但心动代理的单机游戏往往有极高的口碑。以 TapTap 评价来看,《去月球》9.8 分,《ICEY》9.8 分,《双子》9.7 分,《Muse Dash》9.6 分……它们为 TapTap 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单机用户,培养了主流用户付费购买游戏的习惯——在 TapTap 上,《Muse Dash》和《ICEY》分别卖出了 71 万份和 158 万份。

而另一方面,心动的单机发行业务也在建立在 TapTap 之外的竞争力。
比如产品优化。为了让《去月球》适配现在的审美和引擎,心动从自己的研发人员中抽出七八个人,花一年时间重做了美术,重写了代码,后来它的 NS 版被 Fami 通打出 33 分,入选黄金殿堂。



2019 年,《Muse Dash》登上了任天堂直面会,上线时也获得了 Fami 通和 4Gamer 的推荐。吴平告诉葡萄君,在 PC 端,这款游戏有 63% 的销量都来自海外;在 Switch 端,日区销量占了 63%,北美和欧洲占了 37%。目前,《Mush Dash》日本推特的粉丝已经超过了 2.7 万。


而就在近期,TapTap 还投资了国内最老牌的独立游戏研发商与发行商之一,《中国式家长》的发行方椰岛游戏。葡萄君推测,心动或许希望通过类似的投资,让更多优秀单机独家登陆 TapTap。

根据招股书和公开资料可知,在上述积累的基础上,2020 年心动将发行一系列重点产品:TapTap 预约超过 520 万的《人类跌落梦境》、全系列销量超过 1700 万的《雷顿教授与不可思议小镇》、获得 IGF 最佳视觉艺术提名的《风来之国》、目前 TapTap 满分的《少年的人间奇遇》(《宅男的人间冒险》手机版)……

对处在爆发前夕的心动来说,《部落与弯刀》的未来十分关键。
首发 Steam 的《ICEY》的确取得了成功,《Muse Dash》从移动平台逆向移植到 Steam 的成绩也很不错。但在外界看来,TapTap 和手游发行依然是心动的标签,他们需要继续证明自己的 PC 发行能力。

单机发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
说实话,目前国内单机发行的竞争态势,远远超出了我 3 年之前的想象。
腾讯推出了 WeGame,极光计划,还代理了任天堂 Switch 的国行版本;完美世界推出了 Steam 的本土版本 " 蒸汽平台 ";网易推出了 PC 游戏平台 " 发烧游戏 ";B 站也公布了包括《死亡细胞》在内的 5 款单机……
和 2016-2017 年,每家发行商都会发几款独立游戏的玩票行为不同。这些举措的投入更为巨大,每家厂商也都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核心竞争力。
单机一直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。2017 年初,有开发者称 Steam 更改了推荐算法,降低了对国产游戏的支持力度;同年 9 月,改版后的 App Store 又了苹果推荐的效果。许多人哀叹,国产独立游戏、单机游戏正在面临寒冬。
但 2018 年,《太吾绘卷》和《中国式家长》横空出世;2019 年,中国单机游戏市场的增长率达到了 341.4%(伽马数据统计)。可以判断,未来这个领域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,单机发行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。

凭借《部落与弯刀》等一系列产品,心动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吗?我不知道。但我相信,在这批厂商的推动之下,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。
正如黄一孟在接受葡萄君采访时所说,手艺人不该迎来寒冬。